卷四 天启七年十月(一)
天启七年冬十月甲午,朔。
帝亲享太庙。是日免朝。给博平伯郭振明父□□恤典。升广西副使马人龙为湖广布政司参政,湖广右参政庄廷臣为广东按察司按察使。加□□王惟光太仆寺卿。
孤山副总兵王嘉春添注福建南路副总兵。乙未,命见在山陵任事诸臣充圣母迁祔督催督理官。宣懿昭妃从子在都督刘岱请给瞻地。下部科议。以户部库饷匮乏,免应借,借帑银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一两有奇。诛讦犯白友功、山永年。丙申,升贾毓祥为太仆寺卿,御史陈王庭仍以太仆寺卿管广西道事。福建右参政恽厥初为湖广按察司按察使。
御史杨维垣河南巡塩。直隶塩城县民笪通等疏保知县杨世禄。章下所司。
甘肃巡抚张三杰疏言:平镇二千里长边,处处临外。以京运言之,节年累欠至七十余万,天启六年年例尚该银一十五万余两,西安等处欠银自天启元年至今共欠八十余万两。西兵利于马战而库如悬罄,乞借给十万金以济。旨令带运欠数着户部上紧拨发,民运欠数行抚按查催勒限完觧,马价银两并与确核。
以拱卫劳如豊城候李承祚给。兵部言:九月二十日,大清兵合都令千人入板城,杀虎罕,收获壮丁,掠其老幼、牛羊东去。臣部以马上差人令各将严为防御。至于督师所请钱粮马价船只俱军中急需之物,恳严敕户工二部奉行,庶于危疆有済。报可。丁酉,帝御门献海外捷。获烟吠等俘,先期遣官祭告二郊、太庙,封阳和卫正千户刘效祖为新乐伯、継祖为锦衣卫都指挥同知。效祖,孝纯皇太后弟也,侄文炳、文耀俱升锦衣卫带俸指挥同知。以藩邸随侍功荫御前牌子太监王佐、陈秉政、齐本正、张承庆、王永年各弟侄一人锦衣卫百户。
又荫藩邸随侍今乾清宫管事太监司之礼、周世治、□辅明各弟侄一人锦衣卫正千户,牌子太监曹文学、张德宗、李承恩、徐延年、□作霖、黄一魁、李添寿各弟侄一人锦衣卫副千户,俱世袭。内牌子范寿宁荫弟侄一人锦衣卫正千户,常在、王寿年、谷春祥各弟侄一人锦衣卫副千户。
改升皇后父南城兵马副指挥周奎为都督同知。
荫司礼监秉笔太监徐应元弟侄一人锦衣卫都指挥同知,太监王文政、王国泰、王永祚各弟侄一人锦衣卫指挥使,俱世袭。
又以徐应元赞襄典礼,荫弟侄一人锦衣卫正千户,王文政、王国泰、王永祚各荫弟侄一人锦衣卫百户。
戊戌,工科都给事中郭兴言疏陈五事:开经筵、勤召对、慎起居、补考选、课职业。从之。
太常寺少卿管吏科都给事中事陈尔翼上言:杨所修仰体圣孝一疏,诸臣屡疏乞休,皇上再四勉留,君臣上下尽可相安于无事。传闻东林余孽遍布长安,欲为覆雨翻云之事,臣思群邪煽虐,幸先帝扩清以有今日,当此明圣継兴,倘不严禁禁缉,恐死灰有复燃之念,请敕下厂卫及五城巡缉衙门严加查访。是之。
赠死黔难凌于俭太常寺少卿。太理寺右寺正许志吉报窃吴飬春家资共六十万零五千有奇,程梦庚家资十三万。以上熹宗皇帝谥,遣官祭告南北郊、太庙、社稷。银库太监涂文辅搜括太仓节省银一万二千两上进。旨嘉之。遣检讨师邪助等颁孝纯皇太后谥诏于直省等处。己亥,皇后千秋节,百官具笺贺。
督师兵部尚书王之臣安插西部来降诸众五千七百余人,分发各将领统之,兼请以南关遗裔中府总兵王世忠与虎憨有姻,宜敕至军前相机款抚,以联诸部。从之。升浙江副使吴元为湖广左参政、下荆南道。升王継曾为太仆寺卿,诸允修为光禄寺卿,调验封司主事黄近朱为考功司主事。以嗣统进辅臣黄立极太保,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木普各右柱国,兼支尚书俸,仍荫子中书舍人。
差御史王大年巡甘肃。兴安伯徐汝孝进太子太保。
庚子,上大行皇帝尊谥曰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初本哲,帝定为悊。
户部以河南布政司王从义及陕西布政司詹士龙辽饷输解如期请旨优叙。宁远前屯火毁民居六千三百余间,烧杀男妇二百人、兵四十九名、牛驴五余匹、火药、弓箭、器械、盔甲荡然一空。升李蕃、贾継春各太仆寺少卿。裁河南内乡县县丞一员。辛丑,户部进搜括节省银以助大工。旨令察收。
礼科都给事中吴弘业疏言:圣母迁祔伊迩,凡搭盖席殿、平治道涂、点验人夫、备办器物诸务,各宜用心加谨。至于奏迁之期,应湏起止有节,行步安详,仪卫整肃,巡警周密,庶上安圣母在天之灵,慰皇上无穷之思。旨是之。
增武举觧额二十名,以登极恩也。给工部侍郎张文郁督催陵工钱粮关防。升薛国观刑科都给事中,李觉斯户科左给事中。广东参议李芬为本省按察司副使。
大学士黄立极等请开经筵及日讲,帝谕以经筵俟明春,日讲命于本月十六日举行。壬寅,兵部右侍郎赵绂等疏报护送瑞王就封陕西汉中府,以九月初七日至国。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木普等各疏辞御极加恩。立极允辞太保,改正一品俸;凤来等准辞兼俸。余令祗受。朝臣各捐助陵工。岁给新乐伯刘效祖禄米一千石,于中府带俸。
升王潆太仆寺少卿,吴光义南太常寺卿,赵恂如吏部稽勋司主事,福建副使朱大典为本省右参政。
先是,总督仓场尚书苏茂相言:漕粮一年八截,津门觊觎无已,求核实数以定将来之纷争。于是督饷部院黄运泰言:关门运米岁以六十七万三千八百石为额,旧例头运该发四十万石,天启七年分见在之米只临清食粮四万、津门存库四万,而带运一项入秋始至。臣不得已于本年正月十八日乞暂借冻粮,以带运抵补,奉先帝旨,借十五万以充春运。至本年二月内,辽抚袁崇焕以军饥入告,旨以六年分原派米粮尚少七万,行天津饷臣将新截冻粮限二月内开洋速运,补还前项。续该宁远镇臣纪用又以关外粮缺至急上请,旨又令天津饷臣补还额米,不拘何项米石,刻期攒运。臣仰奉严旨,即查前借囤粮十五万,除补去六年七万外,是三十万带运,仅得八万,尚缺二十二万,不得已再借囤粮二十二万以济关运,俟带运抵还。又于三月初三日,内阁传出上谕,前旨着天津饷臣速发七万石,尚系六年旧额,再发三万石以抵;今年春运又因六十七万三千八百石正额内尚缺五千一百九十三石虗悬未派,而部议加增七年额米六万余石,并补宁远米七万石,共措米一十三万一千五百石,并应补仓场扣除囤粮一万七千石。又镇臣纪用题请,蒙先帝旨命不拘何项截拨二十万石速令刻期运至宁远。以上截漕共计八次,皆本先帝特旨奉行,而仓场谓臣为觊觎,岂其然乎?旨以截漕既奉明旨,不必置辩,带运照例应截尾帮,着会同计臣议行。
癸卯,开圣母隧道,遣官祭告各陵及天寿山、司工、后土诸神。都察院右都御史管顺天府尹事李春茂言:开纳事例,吏农一途,由臣府转送二部援纳一岁不下十万余金,推而广之,以至各直省之上纳,尽可充工饷。乃各衙门动以勤劳为名,朦胧题授,捷径一开,幸门百出,以致援纳者寥寥无几,亏国课不下百万,似宜清核,分别罚治。旨是之,令吏部以后序题湏验单查历,有飞跳等弊定治以罪。至该府查对单外真假亦属防奸,允行。
升姚士慎为大理寺左少卿,云南右布政使娄九德为本省左布政使,湖广副使林贽为浙江按察使。
给衡王与清妃□氏诰命。陕西定边副将侯一位为延绥东路孤山副总兵,大同副将张鸿绩为甘州西路左副总兵。张元勋填补吏部稽勋司主事。
甲辰,都察院左都御史房壮丽以老病乞休。不允。工部尚书杨梦衮再疏乞假,不允。
辅臣黄立极等题补侍读徐时泰、检讨雷跃龙、李若琳充日讲官,又进日讲诸款。旨优答之。
工部议大行陵寝经费三百余万,旨令极力措处,蚤襄大典,以慰朕怀。升曹履吉为光禄寺少卿,田仰为太常寺少卿添注,徐宪卿为南光禄寺少卿添注,不为例。东厂太监魏忠贤、司礼太监王体乾各疏辞登极覃恩,俱优诏答之。乙巳,升刘宇烈为南光禄寺卿,虞德隆为南太仆寺少卿。广东按察使陈玄藻为本省左布政使。
谕礼部追尊光宗庄妃李氏,念抚育恩也。督师尚书王之臣乞归。不允。丙午,升浙江右布政董承诏为本省左布政使。